——记我会常务副会长、龙港商会会长 倪法川
2002年,倪法川应县工商联、镇委的推荐,经商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的选举担任龙港商会会长一职,至2006年12月,龙港商会的会员已从原先100家左右发展到230多家,商会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成为政府和非公经济人士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很多人都这么说,没有倪法川就没有今天的龙港商会。
“积极加强商会的建设,培养一批爱国、敬业、守法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在担任会长之初,倪法川就赋予了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商会发展的每一步,都恪守服务企业、回报社会的宗旨,这也是倪法川的追求。商会的意义是为全行业服务的,作为会长考虑问题应该站在龙港企业界整体的角度,要做到“为大家,带小家”,如果单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问题,无疑是对整体利益的一种侵害。中国有一句话叫“廉生明,公生威”,说的是领导如何树立威信的问题,当商会会长亦是如此。这大公无私的品质,在倪法川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至,为了搞好商会,他退出了自己企业的管理层,把商会的工作扛起来。由于他是办企业出身,懂经营、更具备战略的眼光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在他的带领下,龙港商会的事业开展的有声有色。
搭建政企桥梁,维护企业权益
倪法川认为,商会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企业是商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商会会长首先要把企业服务好,商会的工作,一头连接党的政策,另一头连接着广大会员企业的切实利益,一方面要把党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到企业的发展中,另一方面要把企业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反映到上级。
倪法川在商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商会真正起到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倪法川通过上门谈心、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等多种渠道、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会员企业权益受侵犯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当会员遇到困难时,总是毫不犹豫放下自己的事情,热心为他们奔波,无私为他们服务,始终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会员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付诸实际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四年来,倪法川带领下的龙港商会共为会员企业协调解决纠纷100多件,如2003年8月,一家会员企业在税务检查中被发现有违法行为,并且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和一位财务人员被公安机关拘禁,这件事件的发生,对于这家上规模的企业和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倪法川得知这一信息之后,立即采取行动,同商会、企业家协会部分会长分别向镇、县及相关领导反映情况,提出担保要求,并于9月5日联合县企业家协会约请县委、县府主要领导面呈苦衷,请求为了有利于该企业生存与发展及引进外资项目,在不影响案件调查处理的前提下,给予取保候审及从轻处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初步结果,这位会员于11月份得以脱离牢狱之苦;2003年9月,一家会员企业的货车在龙金大道钱库路段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一人不治身亡,经县交警大队事故调查认定,双方各负50%的责任。但事故发生后,虽经有关人士出面多次调解,均未能平息,从而给该企业的正常生产及会员本人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倪法川对此事给予了很大的关心,耐心地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并直接出面召集双方进行调解,在他的努力下终使这场交通事故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一些印刷包装企业受到工商部门的轮翻查处;有会员在搬运中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还有会员单位因涉及“劣质奶粉”事件而蒙受不应有的打击;温州礼品城与购房者之间的产权和交换协议纠纷问题;恒丰礼品有限公司店租问题;苍南建筑公司因施工损坏六桂集团建筑物问题;温州市意达实业公司等7家公司的环保问题;万发包装印务有限公司企业内部股东纠纷等等问题的解决,无不留下倪法川的足迹。为了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倪法川经常放弃自己企业的工作,四处奔波,先后三十多次邀请县政府、镇委、镇政府领导及工商、税务、公安、检察、法院、文化、质监、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领导进行座谈、沟通,寻找最佳解决方法,使有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有效地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会员企业的一致好评。
像这样的事倪法川经历了许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实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了及时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精神,提高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创业激情,党的十六大后,倪法川和商会其他几位会长牵头,采取以会代课的方法,特地举办学习十六大精神报告会,组织广大会员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鼓励、引导非公企业作实、做大、作强,团结、教育非公经济人士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这些学习会的举办,使商会理事和会员骨干先学一些,先懂一些,逐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同时先后组织42位理事和会员骨干赴京参加中央党校学习,为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培养了一大批爱国、敬业、守法的优秀企业家,使商会成为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队伍,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参政议政。
倪法川在主持龙港商会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苍南县新华印刷厂的党支部书记,在企业内部抓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支部会议的座谈会、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及各种专题电教片的教育及座谈,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利用各种载体,对党员、职工进行思想政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教育活动;通过支部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及党员管理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党员思想的提高,增强企业生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起企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倪法川经常说,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建设物质的文明,也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了让广大会员有一块交流的阵地,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倪法川联合龙港企业家协会一起创办《龙港工商企业》刊物,以刊物为载体,积极宣传开展教育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宣传非公经济人士的先进事迹,交流会员企业的工作经验。一方面增强了龙港企业的文化内涵,使外界对龙港“农民企业家”有了很大的改观,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企业和有关部门的交流,《龙港工商企业》刊物创办三年来,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弘扬传统美德,投身光彩事业
倪法川说,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要懂得遵守“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规则,不能与奉献社会对立起来,因为只有被社会认同和接受的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有的甚至连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没有,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们有义务多献一份爱心,帮助他们共同富裕起来。
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商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几年来倪法川积极组织广大会员企业参与和开展“光彩事业”和“扶贫工作”,2002年为帮助受十六台风袭击而遭害的群众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倪法川发动广大商会理事和会员骨干一方面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开展捐献爱心活动,在他和几位会长的带动下,30多位非公经济人士为灾区捐资36万元;2003年春节前,倪法川与几位会长代表商会给遭台风最严重的的灾区金乡镇洪岭下村送去钱物,使灾区的灾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爱心和温暖;2006年为抗击超强台风“桑美”,倪法川迅速组织会员企业抗台救灾,台风过后,连续走访慰问重灾区和受灾企业,并鼓励广大会员企业为灾区赈灾捐款捐物400多万元支援灾区重建等等。此外,在倪法川的发动和带领下,龙港商会先后为抗击非典、结对扶贫、结对助学、扶贫济困光彩事业等捐资1200多万元,个人捐资6万多元。倪法川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始终不忘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宗旨,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救灾济困、助残扶弱而捐款捐物,奉献一片爱心,表现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赤子之心。
为做好商会的工作,倪法川付出了很多,很多人不了解,但倪法川依然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倪法川是有野心的,但他的野心并不是考虑自己个人得到多少利益,而是要以他的实际行动为龙港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为龙港辉煌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相信龙港商会在倪法川的带领下将会越走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