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浙江瑞普实业公司董事长王美瑞

他姓王名美瑞,是名声响亮的浙江瑞普实业公司董事长,也是苍南县政协委员、龙港镇人大代表、龙港工商联副主席。但认识他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用“低调”来形容他,与风生水起的事业相比,王美瑞太安静了,鲜在公众场合出现,少有新闻轶事传出。不同于一般强势霸气的商人形象,王美瑞的魅力在于低调中贤良方正,淡然中运筹帷幄,真正是“声不在高,有贤则名”。
回顾创业足迹,艰苦璀璨
初见到王美瑞,他刚刚从工厂车间视察回来,一身简洁轮廓的西装西裤,平和友善的表情,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气定神闲、泰然自若的风度,这种自然流露的低调和蔼气质,让人顿生亲切,也很难让人把眼前这个儒雅外溢、锋芒内敛的人与浙江瑞普实业公司董事长划上等号,可正是这样的他和他的团队在中国皮革市场叱咤风云。
出生于1958年的王美瑞原是温州市龙湾人,回顾艰苦而又璀璨的30年创业史,每一次成功都凝结着王美瑞所有智慧和心血,每一次奋斗的果实也是他下一颗耕耘的种子。翻开他的履历我们看到:1983年在龙湾创办了第一个温州浙南工矿机械厂任厂长;1997年在龙湾又创办了温州浙南皮革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1年在温州工业园区创办了温州中天皮革制造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3年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创办了温州瑞普皮革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同年在苍南龙港又创办了浙江瑞普实业公司任董事长;2007年苍南龙港瑞普工业园内创办了温州瑞普三利高分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至今他还是四个公司的董事长,经常要在几个公司来回跑,工作量如此之大,成绩又如此亮眼让人不得不佩服。当谈到他这些令人钦羡的成就时,王美瑞立刻表示这些成绩是属于和他一起奋斗的所有人,他说世界上没有仅凭一个人就能成功的事。
当龙湾的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时,他又把目光转向了苍南龙港,提及当年这个决断,王美瑞称这是经过多方考量、深思熟虑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苍南县招商引资的优越政策吸引住了他,敏锐的商业意识使他知道要立刻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从2003年成立,到2007年建成投产,经历了产品市场调查、土地审批、工程建设、业务拓展等诸多环节,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苍南县委、县政府,龙港镇委、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计划如期完成,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当年产值就超亿元,近年来年产值及税收逐年递增,历年被苍南县政府评为百强企业及纳税大户。
开展党建工作,以身作则
早在1986年,王美瑞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拥有企业家和中共党员的双重身份,让他在人生的每一步脚印上投射出两束色彩相异却互放光芒、相融交汇的光亮。王美瑞直言不讳地说,商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企业与盈利的关系就好比鸡生蛋,不会生蛋的鸡空有漂亮的羽毛也无用,蛋没有鸡的温暖孵化亦不可能破壳而出。因此,企业运营就必须依靠盈利可持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掌舵人无可厚非也要以企业利益为航海方向,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曾被多次评为优秀企业家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他,一直铭记党的教育,他认为利益固然是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但企业非公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样重要,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规范行为,做到守法、诚信,使企业实现稳定发展,更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所有职工创新争优。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时刻树立表率作用,以身作则,也狠抓企业职工的队伍建设,深入细致地引导全体党员及员工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先进性教育,甚至愿意每年花费几万乃至十几万投入到党员学习活动的经费中,使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及优秀员工,得到了当地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构建企业家园,用心留人
坐落于苍南县龙港镇城东工业区B24地块的瑞普工业园,占地200余亩,生产用房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现有员工达500余人。在面对员工的管理问题,王美瑞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人的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留住员工的心。王美瑞不仅切实解决员工的食宿问题,也实施员工工龄奖励制度和节日“红包”制度,更是独树一帜地实施“夫妻房”制度,对于拥有结婚证且都是瑞普在职工的夫妻俩,公司都会配备一间独立套房。王美瑞说,这不仅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心意的传递,企业和员工之间要建立一种不是家胜似家的归属感,只有员工安心工作,企业才能稳定发展。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上,一艘坚固的帆船若要平稳避过漩涡,快速驶向远方,不仅需要船长的沉着冷静、指挥若定,还需要水手们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同舟共济。现如今许多企业面临着“招工难”和“人难留”问题,瑞普公司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些问题,例如公司自费培养发展有潜质的员工,有时却遭遇尴尬局面:员工学成了,也跳槽了。王美瑞思考许久,他认为企业在破解这个难题的时候,一般想到的就是“用薪打动”。在物价不断上涨,用工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时候,这当然是必需的。不过,从不少企业的实际效果来看,“用薪”不一定就能够招到所需的人才,更不用说留住人才了。企业在“用薪打动”之外,何不再加上“用心打动”这样一个砝码,双管齐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致力产业升级,突破瓶颈
当金融危机爆发,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受到影响和打击的时候,浙江瑞普实业有限公司仍然依靠自身的实力顽强拼搏着,在保持良好、平稳的运行态势下,产业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王美瑞时刻不忘提升企业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节能增效和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了完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结构,2007年,王美瑞作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调查显示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市场需求前景巨大,于是在2007年下半年,王美瑞大刀阔斧地在瑞普工业园内投资建设聚氨酯树脂项目,该项目在2008年建成投产后,取得了可喜成绩,产值年年递增至2011年年产值近3亿元。去年,瑞普工业园年产值已超5亿元,年创税收2000余万元,列入苍南县纳税大户名单。在企业发展迅速的同时,解决了一大批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并让员工参加了社会保险,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蓄力添翼。环保,是皮革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瓶颈,也是瑞普实业亟待解决的难题。说到这个话题,一直笑容可掬的王美瑞此时显得特别认真,他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环保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他说,应该要把环保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去用心经营,目前,瑞普实业有两个污水处理中心,每年要投入200多万运营费,以确保有效地处理工业污水,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这样的举措促进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确保了水环境不受污染。不仅如此,王美瑞还积极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截污纳管等环境整治的建议,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热心公益事业,以慈为怀
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王美瑞同样重视社会公益事业。早年的行医生涯,铸就了王美瑞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延续着一个医生的美德。低调的性格使王美瑞不愿多谈有关扶贫帮困的善举,他只微微一笑:“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去做。”后来从别处了解到,近几年来王美瑞为公益事业所做的几件事:2007年,永嘉碧丽村扶贫结对活动个人捐款20000元;2008年平阳扶贫结对活动个人捐款20000元;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捐款120000元,每年都向龙港慈善捐款,几年来帮扶贫困学生上学数十对,结对互助款约15余万元……
与王美瑞的交谈中,他的语气舒缓平和,神情淡然随和,就是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讲述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对于他自己在创业奋斗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寻常的艰辛,他总是一笑而过,他说:“我没什么可说的,我不过是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换了其他人,给他这样一个平台,他也会做这些事情的。”居功不自傲、坦荡道平生,大概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