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难,难似上青天。可人不疯狂枉少年,明知前路艰难险恶,敢问路在前方、敢于冒险闯关的他还是怀惴致富梦,毅然打起行囊,背井离乡,向巴渝大地进发,开始他的闯荡江湖生涯。
1979年秋天,15岁的叶毅刚走出高中校园就马上通过应聘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当地最年轻的代课教师。正当家人为家里出了个“先生”而欢天喜地时,他却为眼前的括山第三工艺厂蓬勃发展和当时浩浩荡荡的我县“十万业务大军”着迷,断然弃教从商,立马跻身跑塑料饭菜票、校徽等标牌业务的滚滚时代大潮中。
几经舟车劳顿,叶毅单枪匹马辗转到了金华。持着一张便宜的火车站票,历经三天三夜的艰苦煎熬。他拖着麻木的双腿和疲惫的身躯终于抵达山城重庆。那时正值严冬,漫天飞雪,四处寒气逼人,加上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面对一条条崎岖陌生的雾都山路。茫然间,叶毅鼻子有点发酸。
虽然一顿2角一个的大馒头和8角一天的通铺住宿十分划算,但初次上阵,屡屡败北,每每摸着苦涩的口袋,他常常难免暗自愁云满面。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坚持到底的毅力和愈挫弥坚的斗志,叶毅夜以继日奔波在供销业务的路上。80年初春的一个月黑风高晚上,最后一站跑到重庆市江北一个乡镇小学时,他已饥寒交迫,胆怯地敲开校长办公室说明来意后,校长看着眼前形单衣薄,浑身淋湿,身材矮小,地地道道学生娃模样的“温州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充满爱意地摸了摸他的头,关切地说:“先洗洗,今晚就住在学校吧。”第二天一大早,校长把连夜赶制的周边所有公社学校“路线图”和联系方式交给叶毅,并且一再叮嘱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
“一件洗了就穿的外衣,一个睡觉时也常常捧在胸前的部队挎包,记着有一次还和伙伴们为多点了一盘一角的蔬菜和6角钱一盘的猪肝大动肝火。初到重庆跑业务的三年里,经历的艰难困苦,吃过的酸甜苦辣,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表。”天道酬勤,三年后他揣着沉甸甸的7000多元。笑逐颜开地回家盖了三间新楼房。谈及难忘往事,性情开朗的叶毅笑得特阳光。
如果说老校长是叶毅艰辛致富的指路好人,那么重庆卫生防疫系统的一个老站长是他创业发家的引路恩人。在攻坚一个数额甚是可观的商标合同业务时,遇到的对方是原则性超强,对上门骚扰业务的狂轰乱炸和糖衣炮弹轮番侵袭行为深恶痛疾的老站长。很多人都败下阵来。叶毅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回“闭门羹”,甚至有一次连同带来的家乡特产一并被老站长扫地出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叶毅坚信这个道理。凭借透彻的利益分析,诚实的经营理念,坚韧的创业精神,叶毅最终赢得老站长的刮目相看和诱人订单,淘得人生第一桶金,还与老站长建立了亲密的人脉关系。老站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叶毅的业务“广告人”和铁杆兄弟。
经历艰辛打拼,叶毅在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后,又实现了从为老板跑业务到自己当老板的华丽转身。1992年春暖花开时节,叶毅购置了三台高频机,在龙港镇新办了起印刷厂,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赶做自己的印刷业务外,还有滋有味、顺风顺水地做起对外加工生意。2001,尝到办厂创业丰富报酬的甜头后,叶毅运筹帷幄,进行战略大转移,从重庆的业务主战场大举移师成都,并立马安营扎寨。投资创办了成都成意印务有限公司。后来,叶毅一鼓作气,注册成立四川温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继续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投资改变生活而执着前行,并在这片新天地里,开始放开手脚,痛痛快快大干一场。
“不能把鸡蛋全部放进一只篮子里”。精明的叶毅在稳扎稳打,巩固和拓展印刷主业大本营时,巧妙利用多年来和交通部门印刷业务中建立起的深厚人脉大平台,审时度势,把握良机,适时进军道路建设业,实现借梯上楼,借船出海,从一个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2010年,他心存感恩之激,投中了3.7公里长的广安市小平大道建设项目。“低标价、高造价、工期短、要求严、任务重,但我们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提前1个月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并被广安市委市政府评定为优良工程。”能在我国“一代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建造一条最有名最宽广最醒目的大道,叶毅一直有着压抑不住的欣慰和自豪。
“四川是名扬四方的天府之国,也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成都的自然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与健康养老相融合的健康产业。”叶毅谈起早在2013年就着手筹建用地面积近百亩,计划投资数亿元的健康养生项目时,胸有成竹,非常看好这一“钱”程似锦,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他说,健康产业势必成为强劲的朝阳产业和主流产业。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现任四川省温州苍南商会会长,叶毅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会员企业的共同发展事业上。早在1998年,商会在叶毅等人的齐心协力下应运而生,从最初的几十家会员发展到现在近千人规模,从事行业覆盖纺织、印刷、纸业及小商品、礼品批发等,成为了全国县级异地商会会员人数最多成立最早的商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