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乌,作为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其开放、包容的态势,昂首向前,成为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义乌市与金华市金东区之间,有一幅壮阔创业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金义都市新区。
2012年3月,这片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的土地,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大胆创新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吸引省内外客商及各县(市、区)参与开发建设,努力打造成为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科教文卫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化现代城区。同年12月,历经半年多筹备的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成立,成为该区首个由异地非公经济人士建立的商会。
在金义都市新区,苍南籍人士创办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不少企业是金义都市新区的龙头骨干企业。对大多数加入商会的会员企业而言,商会不仅仅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一座连接苍南、金义两地的桥梁。在商会筹备之时,不少“老乡”前来咨询。2012年12月,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正是成立,一百多家在金华经商的苍南人自愿加入商会,成为首批会员。
钱银库,金乡人,商会首批会员。他所创办的金华市金雕文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台签、标牌、亚克力板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2008年来金华,钱银库人生地不熟,生意刚起步,确实也遇上了一些困难。凭借着在金乡多年的办厂经验,钱银库严抓产品质量,把不起眼的小商品做大做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雕公司逐渐赢得了一席之地。对他而言,加入商会,不仅认识了更多的老乡,更重要的是多了一股力量。“在金华办企业,在政策上也有遇到一些处理难的问题。之前,都是自己一个一个部门去跑。有了商会后,政府对我们的企业更加重视了。有了商会,我们这些在金华的‘外地人’更多了认同感。”
除了“金雕”这样较成规模的企业,这些年,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吸纳了不少中小型、小微企业参与到商会这个大团体中来,为苍籍企业家实实在在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难题。
2006年来义乌创业的季宝钢认为:“单个企业的力量较小,商会大家庭的力量大。商会集中企业的优势,一百多个企业,就有一个多个优点。大家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总能学到有用的。对我而言,商会对我们企业最显而易见的帮助是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商会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请专家来讲解社保、工伤、用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大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广受企业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概有3万多名苍南人在金华地区经商、定居生活。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的初衷就是要成为在金苍南人的娘家人,为他们投资兴业、资源整合、互通信息提供便捷。自2012年成立至今,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目前,已有会员单位130余家,涉及印刷、针纺、塑胶、房地产等众多产业,他们早已融入到金义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去,为金义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和谐、解决人员就业带来正能量。
正如会长陈亦根所言:“4年了,商会成立时的情景犹如就在昨天,历历在目。回顾这些年,我们始终牢记初衷,坚持苍南精神,彰显正能量,共叙苍金情。努力做到在商界与政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为会员服务,为苍南和金义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经过多年打拼和历练,这些苍籍企业,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不少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色的网络经济成为不少企业破局、前行的关键之举。
2014年,为了实现会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迫切愿望,金义都市新区温州苍南商会凭着自身具有的广泛资源和实力,在金义都市新区筹建电子商务园区,拟在该区范围的鞋塘杭金公路地段,计划用地45.55亩土地,创建金义都市新区宝隆电子商务园区。
2016年4月,金义都市新区破土动工,工地现场一派火热气象。园区西临金杭公路,直达杭金高速公路,东距义乌机场约30公里,西达金华火车站高铁站约30公里,杭宁温丽高速公路,铁路横贯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园区建成后,建筑面积达5.5万多平方米,将创造300多就业岗位,并将为金义都市新区带来每年约7亿元贸易额。
“宝隆电子商务园区项目得到了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园区建成后,首先向本商会会员企业中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经营信誉高的企业开放。同时要通过竞争,吸纳会员企业以外的高新产业加盟,特别是要和国内外知名的、成长性好的网络企业加强联系。”会长陈亦根介绍说。 一方面同舟共济携手拓宽致富路,另一方面商会连续多年,坚持做慈善,扶贫济困。2013年,商会会员赞助了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居家养老计划,送上善款10万元,解决老人生活难题。多年来,商会还参加了苍南工商联举办的“同心·服务家乡”光彩事业结对助学活动,以实际行动定期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