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国家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档案工作要求,积极顺应当前“互联网+税务”、“数字管税”的大背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程序,充分挖掘利用档案价值,打造出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应用、互为补充的“线下标准建册、线上便捷查询”标准化管理体系,被省档案局联网评为省级示范化数字档案室。
好的体系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保障。据悉,该局专门开辟场地设立了数字档案室,根据要求对档案室进行改造装修,安装防盗门窗和空调,并增购档案数字化所必须的电脑、刻录机、扫描仪等硬件设施,添置档案柜、高拍仪、电脑等设备,同时配备熟悉档案业务、税收征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干部到档案管理岗位,定期开展档案干部数字化管理培训和再教育,为档案数字化建设夯实了硬件设施基础。
“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不好好运用可就浪费了!”被同事们戏称为“档案馆馆长”的陈璐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笑着说道。她带着档案室的三个小姑娘,按照产生——收集——归档——备份的流程,将以前年度保管期限在30年以上的稽查案卷;数码照片;奖牌、奖杯、奖状;其他保管期限在30年以上的传统档案;办公系统已归档的公文类电子文件等6大类档案一一录入电子档案系统,短短一个月时间,她们就共扫描文书档案3839件、稽查档案2143件、法规档案36件、科技档65件、照片档案83件、实物档案20件,实现2001年至2016年文书全部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了,更要进一步拓展他的增值运用,该局依托数字档案平台,编制了案卷目录、全引目录、资料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建立了查阅、利用制度,实现一秒查阅。截至目前,共提供档案查阅1000余次,其中内部查阅696次,外部查阅403次。此外,该局通过开展网上利用、主动宣传推介、编辑出版档案选编、举办档案展览等形式对档案信息的进一步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税务档案价值,把“历史档案”变成“鲜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