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全县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截止目前,全县新增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小微企业1263家,完成今年全市工作任务1423家的88%。副县长林小同参加会议。
自全省全面启动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工作决策部署,突出小微企业重要战略地位,根据扶优汰劣、结构优化的原则,努力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全力打造育小、扶小、活小、强小的制度环境,着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格局。其中,引导和支持663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其中新转公司制企业656家,占比达98%,居于全市前列。整治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不达标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的企业(作坊)134家,完成全市工作任务150家的89%。新增工业小微企业升“规上”19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升“规上”6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升“限上”4家。组织131家小微企业开展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双对接”活动,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1家、县级及以上专利示范8家。同时,推动13家小微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板挂牌,超额完成年度9家的市、县目标任务。已报送2只省级著名商标、4只市级知名商标、2家省级以上(含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5家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7家市级信用管理示范/先进企业。组织小微企业专场培训37场,完成全年17场目标任务。
据悉,明年我县将把重心聚焦到培育“成长型”小微企业上,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方面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扶持政策措施进行有效整合,强化“现代科技、现代金融”双对接和专项培训等精准服务,并全力做好提质扶优,深入实施“四转一市”工作,引导小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电商换市”、“质量强企”等发展战略,促进小微企业素质提升,推动小微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迈进。同时,还将结合苍南实际,加强政策创新和政策供给,制定出台有特色的、创新性的配套政策和独立政策,最大限度地破解小微企业成长共性问题,打造苍南工作亮点,打造“育小、扶小、活小、强小”的制度环境。 |